《中国旅游报》 2017年4月21日 A4版


    □汪平 李金枝 谢建师

    以培田当地民俗文化为背景,让游客亲身体验农家生活,感受最原始的乡愁与情怀的旅游产品,时下在清新福建持续走俏。据悉,开发经营这个产品的是耕心乡村众创团队(以下简称“耕心团队”),团队创始人是车明阳、魏海南。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兴起,培田古村落景区将创客思维引入乡村,找到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出口。通过耕心团队的创意打造,尘封近千年的古村落焕发出旅游新活力。

    扎根古村搞众创
    恢弘的古民居建筑群、精湛的雕刻工艺、浓郁的客家人文气息……位于福建省闽西山区连城县宣和乡境内的培田古村落,有着800多年的历史,拥有目前全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客家古民居建筑群,有30幢明清时建的高堂华屋、20座古祠、5处书院等,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的经典之作,人称“福建民居第一村”,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荣誉。
    “这里历史文化内涵深厚,全是生活的美,一进村就有和历史对话的穿越感以及回家的亲切感。”2015年6月,一次不经意的培田之旅让车明阳、魏海南这两位27岁的姑娘爱上了这个村子。
    她们放弃了在上海的待遇优厚的工作,开始在培田扎根下来,并试图以乡村“众创”的模式发展当地的文化创意和旅游产业,为村民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古村旅游发展之路。
    一开始,车明阳等人不急于求成,而是把自己当成了普通的村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去田里干农活,晚上写毛笔字、剪纸,或者演奏十番音乐……
    与此同时,她们还积极阅读大量关于培田的书籍,并向当地村民尤其是本地乡贤请教培田的文化内涵,因为他们是“活着的历史文化资源”。
    村里70多岁的吴来星老人是古村落保护开发研究会会长,他分析说,许多村庄在衰败,甚至渐渐消失,培田村还有1000多人,都是吴姓家族,上百年的传统建筑保存较好,人在、家在、文化的根还在,这是最大的价值。
    在深入当地生活的过程中,耕心团队逐渐挖掘出了培田的历史文化——杰出的女性文化、书院文化、艺术根底、家族敬祖文化。这进而让他们在培田的文化基础上梳理出了“中国之美”“中国之才”“中国之乐”“中国之阖”四大主线。
    这也让耕心团队试图打造超越传统旅游的古村生活体验,让来到培田的人参与到古村生活,修复、提升、实现自己,并将这种体验留存在自己的生命当中,开启其自身能够享受“中国式理想生活”的能力。
    “以‘文化、生态、创新、价值’为主题,通过打造乡村创意生活、组建社群发起活动和对接本地项目,吸引外部建筑、设计、文创、乡村发展、创业等相关人才,同时激活本地力量。通过整合资源、激发创意和孵化创新,在满足外界和村民基于乡村资源发展需求的同时,在本地形成极具培田特色的乡居产业,同时对外辐射文化创意和生态经济影响力。”在和培田村民、当地政府就乡村众创空间的规划进行沟通后,耕心团队这样定义心目中的乡村众创。

    众创产品层出不穷
    如何开发众创创意产品,打造超越传统旅游的古村生活体验呢?耕心团队认为,村民是村庄历史文化血脉的继承人,是村庄魅力之所在,是参与创造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所以在引入外部力量协同众创时,他们还积极认定、挖掘和帮助村民实现他们应有的价值。“我们相信这样的内外协同众创才有意义,才能释放最大的价值。”
    众创空间落地后,车明阳等人先从村里原有的民宿着手。选定了村民吴亚春家中的民宿进行打造,让原来的民宿改头换面:水泥地面上铺上了仿木色的地毯,紧实宽大的木头床取代了原来的木板床,整洁的被褥套上了灰色的被罩,头顶的电灯罩上了吴亚春亲手编制的竹笼,女主人曹林凤压在箱底多年的剪纸作品也被翻了出来,装裱后挂在了墙上……整个木屋透出浓浓的历史感。
    对改造后的民宿,耕心团队适时开发亲子游项目,并以“剪艺”为主题,在去哪儿网上进行推介和宣传。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带着孩子住进民宿,品尝客家美食,听培田耆老讲述客家建筑的故事……
    “民宿房费从过去的每晚50元涨到了现在的120元,品尝特色美食、自己动手做手工、跟着男主人下地干农活,成了我们这家夫妻店的经营项目。”吴亚春介绍说,民宿的新客人有慕名从北京来的,也有远至瑞士、美国的。不到半年时间,4万多元的前期投入就都收回来了。
    “每次亲子游项目都要持续近一个星期的时间,让家长和孩子们有真实的古村生活体验。我们负责招募、策划活动,组织村内的民宿、艺人进行对接。”车明阳说,培田亲子游已成功举办三季,可以说大获成功。
    吴亚春家的民宿取得成功后,村民们纷纷提出让车明阳等人到自己的家里看看,把把脉,帮忙出些点子。“村里司空见惯的红米、笋子、姜糖都是极好的旅游商品,许多老房子还能给建筑设计师带来新的灵感……”两个姑娘借机挨家挨户串门做调研,为村民分门别类进行个性化的价值挖掘,并以村村碰、思享荟、百家言、齐来乐等形式,不断推出相关产品。耕心团队还利用培田古村竹材和传统竹编手艺,促成由北京建筑设计师团队与培田老匠人共同设计,征集全国各地志愿者合力制作竹屿亭众创作品等。
    此外,耕心团队还积极引“智”,助力当地旅游发展。去年3月,该团队和香港大学合作,与村民一起合建了一座廊桥。项目的选址、廊桥的设计建造是由香港大学师生与本地的木工团队共同完成的。廊桥建成后,不仅方便了村民通行,还成了村里的一个旅游景观。

    搭上网络众筹快车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就有开发商进入过培田村开发文旅产业,政府也进行过规划,但在村民看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都是小打小闹,无法形成产业链,难以做大做强。”有村民如此评价。
    究竟应当如何投资乡村旅游项目?经过多方讨论,耕心团队想到了眼下流行的认筹方式。根据项目资金多少,认筹分成三大类。第一类为“大认筹”,耕心团队成立一家公司,负责古村乡村旅游的投资发展和公共管理;第二类为部分会员自行结伴,认筹古村范围内某个项目的投资发展,即“中认筹”;第三类是会员就某一个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单独认筹,投资发展,是为“小认筹”。
    与此同时,耕心团队引入了互联网的力量,让开源创新成为可能:“我们搭建培田众创信息平台,整合村内人才、资源和发展的意向,同时汇集外部众创者的才智和资源,通过一个个众创主题让村庄的每一个资源需求能够快速匹配到外部的众创资源。同时我们也与众筹平台建立合作关系,让更多的培田项目能够借助友善的众筹资源启动和发展。”
    去年7月,“骑行帐篷”项目开始进行众筹,很快就达到了150股(999元/股),近15万元的众筹。参与众筹的有一线城市的金领,也有培田村和周围村庄的村民,在外打工的村民也有一些入了股。
    除以资金入股外,村民还可以通过提供体验项目参与进来。“骑行过程中设置的骑行点可以将培田村内现有的体验项目串联起来,改变游客‘快闪式’的消费习惯,可以让更多村民参与到项目中来,并为他们带来收益。”车明阳说。
    去年12月,“众居·培田”项目发起网络众筹,两天内募集金额超过了100万元。项目邀请北京设计团队设计,将培田村的一处民居改造成占地600平方米的民宿,包括个性DIY房间、多功能厅、创意空间等,还把当地特色农产品制作、品尝纳入古村生活体验之中。项目已于今年1月开始施工,5月底进行试营业。
    一年来,耕心团队通过互联网发起认筹项目的模式,吸引了外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培田,大力推进古村旅游发展的同时,也吸引了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开始留守古村,为古村发展注入新的能量。“培田是本地人的,是本地青年人的,他们更了解也更渴望把家乡建设好。有了本地青年的参与后,乡村众创才更有生命力。”车明阳认为。
    如今,车阳明和魏海南打造的“众创”模式,使培田经济发展有了实质性的改变。数据显示,目前培田村共有乡村旅游经营单位30余户,旅游从业人员300余人,带动村民年收入3万元/户。去年,培田古村落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近3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11%。“这两个姑娘不简单,她们是实实在在地帮助村里搞发展。”提起车阳明和耕心团队,村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