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4月26日 12版


    谢建师 文/图


  “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从某些层面来说,也是一部农耕文化文明史。春耕,意味着一年劳动的开始,也意味着播种新的希望。
  那天,我起了个大早,来到福建连城培田古村落,感受这里农历三月的独特春耕。“耕者有其田,农民有其节”,培田春耕节源于“莳田节”。莳者,插秧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莳田节演绎为春耕节,是重农的升华,也是培田耕读文化的一个缩影,传承着“耕读并作,天人共生”的传统文化。
  还未到村里,老远就听到锣鼓喧天,素来清净的村子一下子被近万名海内外游客挤得水泄不通,也许大家都想探究一下这里深厚的耕读文化传统以及那淳朴的民俗乡风。
  上午9时,村内牌坊处,但见大队人马抬着宝伞和神农像,敲着盘鼓腰鼓,耍着花船,牵着身披大红花、拉着木犁的春牛,扛着农事物具,挑着早稻秧苗,沿着村道巡游。
  队伍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当属客家花船队:只见一男子作农夫装扮,头戴饰花草帽,身穿对襟小褂,深色裤子裤腿碎成布条,手拉红绳,绳通花船,船中一女子,身旁另有一女子持船桨。3人且舞且行,船夫无比入戏,引得众人竞相追随。
  随后,众人同台演绎《耕读培田》,唱响春耕序曲。五谷神君也被请到主会场,村中大佬齐聚一堂,身穿中式长袍,备下猪鸡鱼等祭品,为其烧香敬酒、下跪请安、唱高调祭祀文,纪念古圣先贤,敬拜大地,向民众撒五谷感恩自然。
  仪式结束后,农耕“狂欢”紧接着上演。在古村落大夫第前的泥潭里,几十个孩子不顾满身泥浆,弯着腰像模像样地捉起鱼来。围观的群众看着水里的热闹景象也活跃起来,“这边有鱼”“注意脚下”……欢呼声此起彼伏。
  另一片农田里,游客争相扶犁翻地,卷起裤脚下水田感受生态农耕劳动之乐。一位来自美国的游客赶着黄牛、扶着犁耙,一边学习犁田一边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不仅是“春耕祭”“神农游街”等民俗让人心动,村里的古祠堂、古戏台、古宅子也保留了岁月的记忆。除了重农,培田的祖先还给这个拥有300多家住户的村落留下了一笔巨大的遗产:村里保存着30幢大宅、21座祠堂、6处书院、1条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4处庵庙道观,它们组成了一个连片成群、设计精美的古民居建筑群。与那些被重新粉饰、充满商业味道的古镇不同,这里仍保持着静美祥和,民风淳朴依旧。村中居民嗜好栽培蕙兰,庭庭园园都伴有清雅气息,恰如壁上先人所留4字:可谈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