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豸山

冠豸山自古美称连阳第一山,也是当今闽西山水之最著者。冠豸山景区创始于北宋初,南宋时官设三寨其上,元末首次大规模修建,明、清时期不断扩建。清末,太平天国部攻打冠豸寨,山上建筑基本被毁,民国期间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部分复建。新世纪后,景区高品质建设至今。


冠豸山风景奇绝秀美,历朝历代书院众多,祠庙兴盛,文人雅客慕名登临,题字刻石,蔚为大观。冠豸山摩崖石刻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名家汇集、书艺精湛,是闽西地区书法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是后人学习书法艺术的宝库,涉及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是研究连城历史文化的宝贵实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就冠豸山摩崖石刻作个初步的考证,用以抛砖引玉、博采高见。

一  冠豸山正山前摩崖石刻



苍玉峡

从冠豸山正山登山,经项南纪念诗碑和清气亭,过迎客松,山道曲折往复,翻过一个陡阶后,便看到一颗青翠的巨石,像一块绿色的美玉,横卧在峡谷间,这就是“苍玉峡”,意思是有绿色翡翠的峡谷。“苍玉峡”山路绕巨石而辟,左侧石壁陡耸直立,上刻元代马周卿修建冠豸寨时的篆书石刻“苍玉峡”三字。根据《汀州府志》《连城县志》记载,元末社会动乱、匪患众多、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摄县事马周卿因防御战事需要,修建了冠豸山寨。时修寨兵丁千人,历时七旬,用石块垒成城池长五百丈,修建蓄积山泉的水池十二个,于南、北向筑二堑门,上建雄伟的城门楼。还开辟了冠豸山十三景,每一景都题字刻石于上,这里就是当时的第一景。建好后,冠豸山风景一新,平时可以游览,战时可在此防守。



丹梯 

攀登到半云亭,一片红色丹霞绝壁劈头直压过来,向上仰望,“丹梯”二个大字位于这片丹霞绝壁之上。“丹梯”为元代马周卿修建冠豸寨时所题。“丹梯”为一接近垂直的红色砾砂岩上凿出十几级石梯,奇险无比,特别是阳光照射下,丹霞山的地貌特色“色若渥丹,灿如明霞”(《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在此处显得尤为明显,红艳如丹霞,险峻如天梯,这就是此处名为“丹梯”的缘由。




云栈

登上“丹梯”,沿陡崖绝壁凿一条小道,小道的绝壁上錾刻者隶书“云栈”二字。“云栈”为元代马周卿修建冠豸山时所勒。“云栈”处仅容一人仄身而过,因过“云栈”时,脚下常常云雾缭绕,恍若在云中栈道上,所以叫“云栈”。

觉路

云栈”旁刻有行书“觉路”二字,作者是乾隆年间任连城知县的陈松。陈松,江苏上元(今江苏南京)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任连城知县,题词时间在乾隆辛卯年,即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农历正月。 “觉路”是佛教用语,意思是成佛的道路。这条云中栈道,就是正山前通往冠豸山主峰的唯一一条道路,像一名虔诚的佛教徒,找到了成佛的道路,所以叫“觉路”。



咫尺天

楷书“咫尺天”錾刻于“丹梯”旁。登上了“丹梯”,仿佛天就在眼前,所以这里也叫“咫尺天”。咫尺是一个词汇,周朝时规定八寸为咫,十寸为尺,形容距离近,仿佛天不过咫尺远,伸手可得。

二  滴珠岩摩崖石刻



过冠豸山最美转角,忽然豁然开朗,一幅红色丹崖悬空突兀于前,“高端壁立,独留一面,如柱后惠文王冠,题曰冠豸”(邑人童融《莲峰山记》),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滴珠岩,因冠顶突出甚多,山上泉水成珠,不时滴落而下,所以叫滴珠岩。又因它背后的五老峰、灵芝峰一起,形似獬豸冠,故名冠豸。此地是冠豸山摩崖石刻最为集中的地方,年代则从南宋起到近代,蔚为大观。


县尉司驻扎官和县尉司驻割官

这两幅刻字为南宋时期所刻,位于滴珠岩下部崖壁上,“县尉司驻扎官”从右至左,“县尉司驻割官”自上而下,无落款,刻字人已无法考。两幅石刻的边上就是古代建筑墙壁的痕迹,可见,这两幅字是标明这两个房间的功能,即当时的县尉司驻扎在这里办公场所。县尉,官职名称,秦代郡县制以来,在县一级设置,主管一县捕盗治安事务,兼管巡逻、城管、征税、弓兵等职责,秩九品上或下,类似于今天的县公安局长。县尉司,也叫县尉厅,即县尉办公的官署,简称尉司,类似于今天的县公安局。县尉司在宋、元均有设。明代初期连城设巡捕官,后设“典史”,职责相当于宋、元时期的县尉。清代承袭明代作法,亦设“典史”,也相当于宋、元时期的县尉。


历年的《临汀志》《汀州府志》《连城县志》中,连城除了南宋有设县尉的记载,元无县尉的记载,明、清有典史的记载,符合当时各朝代的规定。说明县尉一职在连城只有南宋有设置(连城于宋绍兴三年置县),其他朝代无。


由此可见,“县尉司驻扎官”与“县尉司驻割官”均是南宋时期连城县设在冠豸山上的。当时冠豸山上设有官寨,遇有寇乱,官兵则携带百姓上山防御。冠豸山寨除了用于抵抗入侵外,平时也要做好治安、人员等管理,因而县尉司向冠豸寨派驻了官员和弓兵,设置了“县尉司驻扎官”“县尉司驻割官”,为当时的县尉司派驻冠豸山治安管理机构,平时主要是做好治安维护,战时则带领百姓依寨杀敌,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冠豸

“冠豸”是冠豸山摩崖石刻中最大的二个字,楷体,字高2米、宽1.6米,由明代连城文亨田心人、书法家黄公甫(生卒不明,明嘉靖、万历年间人,其父黄康,明嘉靖戊子科亚魁,任浙江泰顺县知县,生子三,公甫为次子)所写,时为明嘉靖六年(1527年)。为书法艺术精品,不仅极有欣赏价值,也是冠豸山的名片。黄公甫在长汀的朝斗岩、霹雳岩上至今留有他的题诗手笔。


上游第一观

“上游第一观”为楷体书法,为翰林朱阳于清乾隆二十二年丁丑岁(1757年)仲秋题写,意思是冠豸山是闽江、九龙江、汀江这三江的上游第一个景观,为闽江、九龙江、汀江发源地之一的佐证。朱阳,字桐野,号菁溪,居仁里九鹏社暖洲营(今漳州南洋乡)人,清乾隆十七(1752年)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二十二年,他在京返梓省亲时,曾顺道探望在福州府闽清县任训导的长子朱华,特意绕道到风景独特的冠豸山一游,题“上游第一观”五个大字,被镌刻在滴珠岩上。朱阳后任云南通海县县令和云南宝宁县县令,一生为官清正廉明,有政声,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卒于任所,有“清白有声”“礼乐名邦”等书法作品流传于世。




浑忘物外

“浑忘物外”为行书,作者是乾隆年间任连城知县的陈松,题词时间在乾隆辛卯年孟春,即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农历正月。“浑忘物外”的意思是全然忘记了自己,在尘世之外,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束,自由自在。陈松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任台湾府诸罗县知县。



印松麓

“印松麓”为行楷作品,乃明代大学士陈子壮在其任翰林时所书,时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题写时25虚岁。陈子壮(1596年—1647年),字集生,号秋涛,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明末爱国诗人、抗清志士。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陈子壮殿试一甲第三,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明末任崇祯朝礼部右侍郎、南明弘光政权礼部尚书、永历政权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1647年二月,陈子壮与陈邦彦、张家玉等起兵抗清,兵败被俘后宁死不屈,于1647年十一月六日被杀死于广州东郊。


“印松麓”,由连城知县雷同声立。雷同声,字麓门,云南新兴州(今云南玉溪)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任连城县令,莅连五载,当时社会上诳词以陷害人、借卖资产渔壑者之风寝息。万历四十五年,建文昌阁于儒学后(今莲花花园)。为振兴文教又在冠豸山建大观三君堂,并增胜景——滴珠崖,上刻印松麓。乾隆版《连城县志》收录有时任内翰的陈子壮所书写的《文昌阁记》,其中记载到:“北之文兴岩,东之冠豸山,石貌苣芒。一水西来,则文溪(今文川河)潺湲于阁望中,亦堪舆之最胜也。……候讳同声,号麓门,滇之新兴州人。”雷同声儿子雷跃龙,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殿试中进士,名列三甲第208位(当年录取进士345名),当年18岁。因陈子壮与雷跃龙是同科进士,受雷氏父子相邀,到连城一游,因而在冠豸山留下珍贵的书法作品。



冠豸

隶篆书“冠豸”,是元代马周卿修冠豸寨时所刻,为冠豸山上难得一见的不同字体书法作品。一般来说,一幅书法作品的正文为同一字体,极少用不同的字体写成。而这幅摩崖石刻仅两个字,两个字是用不同字体书写而成,一个字为隶书、一个字为篆书,“冠”字用隶书写就,“豸”字用篆书书写。两个字字体不同,风格迥异,合并来看,乃有屹立天地之势、雷霆万钧之韵也。


飞云有路

作者黄运昌。明代在福建任职或有经历的黄运昌已知有两人,一是贵州黄运昌,二是湖广黄运昌。贵州黄运昌,字鳌潭,明朝贵州平坝卫(今贵州安顺市平坝区)人。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丙午年(1606年)举人。由苏州通判晋升北直永平知府。屡经战事,秣马厉兵,为公家察吏安民,为百姓求田问舍。水西安邦彦叛乱围攻贵阳时,黄运昌曾倾资募守,使贵阳未被攻破,他告老还乡时,督师孙承宗饬建望系苍生坊以彰之,著有《黔纪》《闽纪》,但贵州黄运昌主要任职地并非在福建。湖广黄运昌,湖广人(明代湖广省辖今天的湖北、湖南全部和河南一部分),明崇祯间任汀州府同知,为当时连城的上级领导,极有可能题写了“飞云有路”。



冠豸铭并序

《冠豸铭并序》,为余纲式楷体,刻于滴珠岩上。1985年,连城人、厦门大学教授沈持衡撰文,厦门大学教授、书法家余纲所书。沈持衡(1909年-2000年),连城人,1944年毕业生于清华大学,1980年11月从美国回国,厦门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沈持衡的父亲是革命烈士沈毅民。沈毅民(1891年—1915年)原名沈君,字质刚,号光甫,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出生于连城城关西门菖蒲塘一个书香富户之家。10岁父病逝,由母抚养成人。家产姑田纸业及杂货商店等由其叔沈邦元(字朗西,清末秀才,附贡士)管理。16岁娶童氏之女为妻。婚后,叔命其辍学持家管业,后倾向于革命思想,反对叔叔忠君守旧意识而出走,东渡日本东京求学。清廷被推翻后,沈毅民返回福州法政学堂就读,在福州组建美成纸行,将姑田连史纸出口到东南亚。两年后又赴日本东京明治大学学习,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后经常回国,宣传革命,参与家乡教育事业,与地方人士共同倡办连城县立中学,亲自聘请庙前丰图知名人士邓光瀛出任校长。


民国四年(1915年),沈毅民再赴日本,受孙中山之命,初冬回福建举事。不料事泄,被袁世凯亲信、福建督军李厚基抓捕杀害,时年24岁,遗子沈持衡7岁。

余纲(1930年—2012年),古田人,195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厦门大学教授,兼任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厦门市文联副主席,先生各体兼擅,尤善草篆。


冠豸铭并序全文如下:

廌古豸字,相传古有灵兽,名廌,似羊而独角,遇恶人则以角触之,故古代言官御史之衣冠以此兽之图案为饰,称豸冠御史。冠豸名即典雅又能描绘双单顶之山形,景物足见命名人之巧思,铭曰:冠而廌,以弹权贵;廌而冠,警顽足勋。山形长荫,民德常新。

一九八五季十一月,邑人沈持衡文,玉田余纲书。




桃源

从滴珠岩旁继续前行,仄身而过,就能看到主山居左,一块巨石局右,形成一个天然石门,最窄处1.2米,两人迎面需侧身方能过。过了石门,眼前豁然开朗,一片桃红,一片悠然,冠豸山桃源景点也。右旁崖壁上錾刻斗大楷书“桃源”二字。蕴意冠豸山为世外桃源之意。


“桃源”二字为元代马周卿修冠豸山时所刻。“掩映桃花红万树,树里弦歌声满城。”这是明代万历年间任连城知县的会稽人(今浙江绍兴)徐大化一首名为《登莲峰绝顶》律诗的最后两句,描写的就是这个叫桃源的景点,意思是:桃花树已经长得很高大了,阳光很难透射进来,花开的时候,万树红遍;在桃源的桃花树下奏着弦乐,悦耳动听的歌声就传遍了连城城里。




咏冠豸山三首

“桃源”篆刻的隔壁,镶嵌着民国时期任大田县县长、龙岩专署秘书的罗心如撰写、连城当代书法家罗丹所书的三首咏冠豸山诗题刻。全文如下:

咏冠豸山三首

一九四一年,余游桂林衡岳,觉衡岳雍容,桂林纤丽,而雄奇峻拔豸山尤胜,爰吟三律以慰山灵。

一派崚嶒走北关,连绵百里著烟鬟。千寻双顶穿云出,九曲长川越野峦。衡岳雍容输峻拔,桂林秀丽惜纤孱。由来佳景如佳士,地僻谁云括目看。


嵯峨两翅状如冠,无愧上游第一观。尝说武夷风景胜,何知文水画图难。当天蜡烛黄山峭,幽洞莲花白日寒。绝巘凭临窥万壑,石湖如镜静波澜。


闻说锅窝别有天,有人对此探渊源。
石梁断瓦留陈迹,土灶颓垣尚俨然。曲折左旋冠豸背,迂回右转石门前。奇石幽洞游难尽,阙境芟芜赖众贤。 八旬老人罗心如初稿,稚华罗丹书于厦门。



碑刻的文学、书法和历史价值极高,为民国时期和解放后,连城的历史文化名人游冠豸的诗书佳作。


来源:客家潮文学艺术 李元杰

原文请点击: